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浏览文章
创新基金承载历史使命
时间:2009-05-25 00:00:00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

  借鉴工业化国家政府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做法,结合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和资本市场的现状,国务院于1998年7月提出建立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引导社会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为主要目的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并于1999年5月21日批准了由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暂行规定》。

  如今,10年过去了,创新基金强调的资金引导机制,已经成为政府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创新活动的有效形式,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回顾创新基金实施10年来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展现创新基金取得的辉煌成就,本报特开设“创新基金系列访谈”栏目,邀请在创新基金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见证者和受益者,畅谈创新基金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就,抒发对创新基金事业的深情厚谊。 
 
    经过整整10年的发展,创新基金通过81亿元的国家财政资金,支持了1.3万多个创新项目,取得了显著成绩。10年来,创新基金在价值发现上做了比较扎实的工作,在价值培育上刚刚上路,在技术发现上则需要进一步努力。

  1999年5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财政部《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暂行规定》(简称《规定》),《规定》称,为了扶持、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政府专项基金(以下简称“创新基金”)。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房汉廷说,创新基金这一当时并不为人们认识和理解的新生事物,却承载着我国政府高层的厚望。
 
  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转变
 
  房汉廷说,创新基金的设立,标志着我国企业发展路径实现了一次重大转变——由“抓大放小”到“大小并重”。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有一个问题值得关注,就是中小企业发展较好的国家和地区受影响普遍较小,如新加坡和我国的台湾地区等,而以大企业为主的韩国、泰国则遭受到沉重打击。
 
  对于那场危机,房汉廷回忆说,当时我国采取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措施是正确的,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要解决经济发展的后劲。
 
  “当时我国正在研究像英特尔、微软这样的大企业是如何支撑一国经济发展的。”房汉廷说,当时的政策是抓大放小,组建“经济航空母舰”,因为这类企业抗风险能力比较强,可以避免“大浪”袭击。“但是如果水退到较低位置时,航空母舰是会搁浅的”。
 
  亚洲金融危机反映的问题与当时我国企业改革措施的预期正好相反。“大企业不行,小企业行。”房汉廷说,这时美籍华人、美国南康大学教授肖镜如给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写了一封信。
 
  肖镜如建议,中国应该效仿美国的做法发展小企业。他在信中说,美国经济有一个持续繁荣的过程,是因为美国有大量小企业在不断发展,而知识、技术的注入使企业的发展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想调整好经济结构,要想经济发展后劲足,就应该不断有创新创业的小企业涌现出来,总会有一些小企业成长壮大,成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房汉廷说,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很多大公司,在20年前几乎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因为小企业有创新的活力,它们依靠技术创新形成了很强的抗风险能力,同时,它们的资产负债结构也比较合理。
 
  于是经过系统调研、考察,1998年相关部门起草了《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暂行规定》,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规定》,《规定》也成为创新基金的纲领性文件。
 
  在房汉廷看来,从“抓大放小”到“大小并重”,是政府及高层领导对我国企业发展思路作出的一次重大调整,小企业从此不再被忽略。
 
  探索支持创新创业之路
 
  《规定》的出台是我国政府探索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之路的开始。
 
  “由此,也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中小企业创新创业作为一种市场行为,为什么国家要支持?”房汉廷说,以国家财政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面临一个悖论,即国家财政资金支持的是公共事业,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动究竟是不是公共资源?
 
  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大多数都要经历一个被称为“死亡之谷”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很多创业者是把梦揣进兜里,流着泪告别昨天的。”房汉廷分析说,对单一创业者来说,这可能仅是个人资金的浪费,但对众多创业者来说,这些损失之和是全社会的,不仅浪费大量资金、智力资源,也伤害了创业者的创业激情。
 
  “所以,作为一个整体,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是一个经济体中最宝贵的公共资源,政府有责任有义务使这种公共资源得到保值增值,因为这是未来经济发展的种子。”房汉廷说,政府非常有必要搭起一座桥,帮助这些中小企业跨越“死亡之谷”。而在国家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要“好钢用在刀刃上”,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所以我国政府将创新基金定位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如今,经过整整10年的发展,创新基金通过81亿元的国家财政资金,支持了1.3万多个创新项目,取得了显著成绩。
 
  房汉廷将创新基金的实施效果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99-2005年、2006年至今。
 
  在他看来,前一阶段是创新基金谨慎探索阶段,探索出了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支持企业研发活动的新思路,为建立公共财政管理模式做了前瞻性的尝试,形成了包括受理、审理、监理等的决策与运作相对分离、相互制约的“链式管理”模式。 
 
  后一阶段的标志性内容是创新创业成为一种共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成为一种共识,国家相关资源、政策也开始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倾斜。这时,创新基金启动的创投引导基金以及无偿资助中的微拨款等措施也陆续实施。
 
  “随着创新基金作用的彰显及其引导效应的扩散,人们开始理解设立创新基金的意义,也逐渐认识到政府的远见卓识。”房汉廷说。

 

下一页
本文共 2 页,第  [1]  [2]  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磨砺中的试金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实施一年之后 下一篇文章: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阶段参股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主办:南充生产力促进中心 南充市技术转移中心  版权所有:南充市技术转移中心  WWW.NCKJCX.COM
电话:0817-2237820 0817-8119968  E_mail:kefu@nckjcx.com  地址:南充市科苑街61号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蜀ICP备09016733号-1
网站制作:南充汇裕网络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