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浏览文章
创新基金既要“雪中送炭”又要“锦上添花”
时间:2009-06-30 00:00:00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严义埙 
 
  严义埙,1939年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电子器件专业,同年考取中科院电子研究所微波电子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到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工作,曾任副所长、所长,1992年12月任中科院副院长,现任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曾是第七、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九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自1999年国务院批准设立至今,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下简称“创新基金”)已经走过10年的岁月。

  10年来,创新基金共获得中央财政投入76.5亿元,批准14450个项目立项,共资助1.2万家中小企业;2006-2008年共引导地方创新基金投入78亿元;截至2007年年底,共引导企业完成科技投入264亿元。卓越的成绩使创新基金享誉众多美称:“雪中送炭”、“四两拨千斤”、“久旱逢甘霖”……

  与企业的赞美和感激相比,已经连任两届创新基金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的严义埙对创新基金的评价显然更加客观。他说:“对于不同企业、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不同地区的企业而言,创新基金所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如对于初创期结束即将步入成长期的企业来说,创新基金无疑是‘雪中送炭’;而对于帮助很多成长型企业摆脱发展中的困境来说,创新基金无疑是‘锦上添花’。”

  支持创新是永恒目标
 
  1999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创新基金时就明确指出,该基金是一项培育、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其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政府专项基金。严义埙表示:“10年来,创新基金始终坚持着这个目标,发挥着公平、公正的政策导向作用。”
 
  严义埙认为,明确目标不仅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帮助中小企业发展,更是实现整个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途径。10年前,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技术创新的主体不在大学,不在研究所,而是在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评价标准也不再是科技含量多么高的论文,而是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成果转化。因此,只有从技术创新的源头——中小企业进行推动,才能真正促进整个产业的技术创新。
 
  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也表明,中小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能动、最活跃和最具效率的元素。有权威统计数据显示,70%的发明创造来自于中小企业。不过,严义埙表示:“由于将这些发明创造变为市场成熟产品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因而中小企业创建初期的生存相当艰难,很多企业甚至难逃‘死亡之谷’的魔咒。因此,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创新基金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都不会改变。”
 
  逐步从末端走向前端
 
  应该说,新技术在种子期是最需要扶持的,多数企业往往在初创期面临生死考验。因此,很多企业界人士认为,创新基金在项目选择上应向前推进,加强对处于创业早期项目的支持。然而在现实中,创新基金很大一部分却最终流向了成长期的企业,即一些有一定规模、财务状况不错的企业。
 
  质疑之声由此而起:创新基金到底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如果是“雪中送炭”,又怎么会有那么高的成功率,甚至超过了美国小企业创新计划?据记者了解,截至2008年,创新基金累计验收项目7242项,占立项总数的50.1%,验收合格率达82.3%。
 
  对于企业界人士的质疑,严义埙表示非常理解:“其实,创新基金专家咨询委员会通过多次调研早已认识到,中小企业在初创期最容易碰到风险,研发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可能,此时如能得到创新基金的支持,既能挽救企业,还能给创业者带来极大的信心。”
 
  但目前创新基金更多地投向了成长期企业,主要是由于创新基金评价标准缺失造成的。严义埙说:“虽然与成长期企业相比,初创期企业希望得到创新基金支持的愿望更迫切、意义更重大,但初创期企业成功率也比成长期企业低得多,一旦创新基金大部分投向了初创期企业,成功率必然大大降低。而在当前创新基金没有明确评价标准的情况下,降低成功率对于管理部门来说要承担很大的责任。”
 
  “不过,我们也一直在寻求一种平衡,既要将创新基金向前端推进,同时失败率还不能太高。比如将项目经费划小,将以前一个项目80万元、100万元减少到30万元、40万元,尽可能让有限的资金惠及更多的初创期企业。”严义埙表示。
 
  创新基金该投向项目还是企业也是创新基金专家咨询委员会考虑的重要问题。严义埙表示:“虽然创新基金正在积极调整支持方式,将以项目为主的支持方式转变为以支持企业为主,但一直以来,由于企业评价标准的缺失,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仍多以项目为主,这非常不利于创新型企业的培养。”
 
  要解决创新基金在执行中碰到的这些问题,就必须制定一个具体的章程和法规,包括明确创新基金的评价标准、投放比例以及企业评价标准、获得支持数目的大小等。严义埙认为,只有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后,创新基金的使用才能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体制创新仍有潜力可挖
 
  10年来,为了让创新基金真正成为推动技术创新的“火车头”,科技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不断创新管理方式,积极建立规范、严谨、具有示范意义的评审、评估与管理体系。
 
  为了降低企业的申报成本,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开发了网络工作系统,不仅把创新基金管理中心的评审和部分联审单位的评审拿到了这套系统上,几千名国家创新基金专家、上万名地方创新基金专家、5000多家企业也在这套系统上协同工作,网络工作系统使创新基金运行在更加公平公正的环境之中。
 
  同时,把国家创新基金立项比例与地方互动,以此推动地方创新基金建设。按创新基金管理中心要求,地方设立创新基金必须有管理文件和计划,立项必须在网上公示,建立地方收费备案制度等,这些工作改革使得创新基金改变了原来以创新基金管理中心自身为中心的模式,也改变了中央资金和地方资金“倒挂”的状态。
 
  创新基金管理中心还与深交所、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发起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以改变完全由政府支持的单一模式,协同社会各方,联合有关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证券投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形成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浩浩荡荡大军。
 
  严义埙对创新基金管理中心10年来的工作非常认可。他认为,创新基金今天取得的成绩与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的付出密不可分,没有他们的努力,创新基金的发展不可能达到今天的速度。
 
  谈及对创新基金工作下一个10年的期待,严义埙表示,未来,创新基金管理体制的创新仍大有潜力可挖。目前,创新基金依然实施的是“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即政府主导、政府管理、政府监督,而从创新角度讲,在有效制约下,管理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创新基金的作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王海蕴报道)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专家咨询委员赴陕西、福建两省考察调研 下一篇文章:2009四川南充科技成果转化暨产学研合作对接洽谈会在我市隆重召开
主办:南充生产力促进中心 南充市技术转移中心  版权所有:南充市技术转移中心  WWW.NCKJCX.COM
电话:0817-2237820 0817-8119968  E_mail:kefu@nckjcx.com  地址:南充市科苑街61号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蜀ICP备09016733号-1
网站制作:南充汇裕网络 技术支持